学理之异与议礼之争:嘉靖朝大礼议新论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7504.2017.02.023

学理之异与议礼之争:嘉靖朝大礼议新论

引用
“为人后”是大礼议争端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关系到世宗的法权和族属.就此形成了以杨廷和为代表的“为孝宗后”派和以张璁为代表的“继献王嗣,继武宗统”派.“为人后”命题出自《仪礼·丧服》及《春秋》,是两派论争援引的主要依据,但两派基于此命题的取舍与分析又各不相同.杨派重视《仪礼》和《公羊传》的结合,试图以宗法和授受关系限制人主,在天子诸侯是否为宗法方面所论不全,在有无为人后方面得其要旨,在为谁后问题上抓住了授受之义,然“后孝宗”的方案有拘于伦序的牵合,在推尊献王上有教条照搬汉宋儒者倾向,忽视了经典推尊本生父母的宽容度.张派重视《礼记》和《左传》的结合,试图为人主解开宗法的束缚.在天子诸侯为宗法方面见解独到合乎经典,但试图由此推论天子诸侯不为人后则不妥.并将为人后命题斥为汉人陋说,故而独创统嗣分立之论.两派对同样文献的释读有某些共性和区别,也都回避了某些材料,在理解经典原文时各取所需.张派在推尊献王的程度上较于杨派更为合理,然降低孝宗武宗的尊称,其误与杨派降低献王之误如出一辙.由于张派开启了统嗣分立,所以在世宗要拊庙献帝时遭遇了理论上的矛盾.

为人后、宗法、统嗣、《仪礼·丧服》、《春秋》

44

K248

2017-05-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63-17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求是学刊

1000-7504

23-1070/C

44

2017,44(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