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众的死刑观念:观察、猜想与解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中国民众的死刑观念:观察、猜想与解析

引用
基于三万多个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我国民众在死刑观念偏好上极度认同死刑的报应功能,同时高度信赖死刑的威慑功能.进一步的假设、检验与理论诠释揭示了这些观念背后的影响因素及深层机制:我国民众的报应观念可以从进化本能的影响、转型背景下社会环境的激发以及看客心理得到解释;而威慑观念则受个体的安全需求、安全感、价值观及媒体的影响,是民众主观心理期待的产物,尽管死刑的威慑效果在多重的科学拷问下很难得到证明.死刑在本质上仅具有象征性,无助于社会沟通,反而会助长例外状态.中国死刑改革需要在理解民众的死刑观念基础上加强社会沟通:向民众传达死刑威慑效果有限的科学信息,根据更有效的刑事方案回应民众的安全需求,通过补偿制度的设置安抚被害人及家属的伤痛,通过文化教育的改良增进对生命的尊重,以减少民意对死刑改革的阻力.

死刑观念、报应、威慑、象征性刑罚、社会沟通

14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死刑政策的反思与调整”项目编号12BFX050最终研究成果“中国死刑民意研究报告”三部曲之二之一梁根林,陈尔彦,《中国死刑民意,测量,解构与沟通》,载《中外法学》2020年第4期,之三梁根林,王华伟,《死刑替代措施的中国命运,观念,模式与实践》,载《中国法律评论》2020年第5期

2020-12-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5页

48-7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清华法学

1673-9280

11-5594/D

14

2020,14(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