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入中华:"中华"一词的产生及开放性特点——东晋南北朝至隋唐胡汉融合与"中华"词义嬗变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胡入中华:"中华"一词的产生及开放性特点——东晋南北朝至隋唐胡汉融合与"中华"词义嬗变

引用
东晋南北朝至隋唐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的民族融合时期,正是这一时期,产生了一个浓缩中国文化特质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词语——"中华"."中华"一词始见于西晋末,是"胡人"大举入据背景下,中原士人为把中原的政治与文化同"胡人"相区分而产生的自我称谓,故"中华"乃胡汉互动的产物.但入唐以后,"中华"一词被广泛使用,不仅成为唐朝的别称,也成为中国名号.这意味着当初为与"胡人"相区分而产生的"中华"称谓及概念已发生根本变化——成为胡汉融合体的一个统称."中华"始于胡汉区分,却终于胡汉的融合,胡汉融合正是认识"中华"概念的起点."中华"是较宽泛的文化概念,"中华"之"华"具有以"衣冠礼乐"喻指文化的象征意义,这使"中华"概念具有极大的包容度和开放性.这是后来"中华"所指称的共同体得以不断扩大的原因.

中华、胡族、中华士人、衣冠之士、胡汉融合

37

K235;G40-01;G25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1VMZ015

2022-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28-13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00-0062

11-3596/C

37

2022,37(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