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与治国——治水派学说的新经济史学演绎
以马克思-魏特夫-黄仁宇为代表的"治水派"学者的观点,是有关中国为何两千多年前走上大一统的一种有影响力的学说.利用交易成本经济学方法对该学说进行演绎,对研究中国早期文明极有帮助.由于治水等跨区域公共事务供给面临高昂的合作成本,驱使国家治理利用纵向的行政控制代替横向的政治交易,以较高的管理成本为代价换取合作成本的节约,由此导致了大一统体制及其自我强化特性.有关中国"大一统之谜"有三个重要问题:大一统体制的形成是节约交易成本(合作成本)的产物;大一统体制的运行有降低交易成本(管理成本)的强大动力;大一统体制的解体是由于不能有效制约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和合作成本)的上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管理成本和合作成本的相对变动决定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结构有从单一制向联邦制调整的趋向.
大一统、治理结构、交易成本、科层、跨区域公共事务
22
F1(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7-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1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