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技术的安全风险分析及其治理——以美国为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1965.2022.10.015

加密技术的安全风险分析及其治理——以美国为例

引用
[研究目的]加密技术的广泛应用限制了政府能力,成为诸多国家安全治理的难题,该文旨在以美国为例探究政府如何应对加密技术的安全风险.[研究方法]依据美国官方报告、官员讲话和相关文献等,论文梳理美国政府对该问题的认知,并分析问题成因、应对举措及其内在矛盾.[研究结论]加密技术客观上助长了他国干预,加剧暴力和恐怖主义问题,阻碍诸多安全问题的调查取证.其阻碍政府行动的原因包括:美国公权与私权的固有张力,民众担忧政府干预个人隐私以及法律对政府的约束等.美国政府尝试通过推动国内相关立法,加强政府执法力度,强化"五眼联盟"合作,探索规避加密的方案等方式化解难题.但是,这些举措也因其内在矛盾而效果有限.政府和隐私专家、公众陷入支持和反对破解加密的"加密战争",政府和科技公司展开破解加密和升级加密的"军备竞赛",立法机构内部也存在推动合法访问和保护隐私立法的分歧,而且隐私权和公权力各自边界都有较大的模糊性.如何应对加密技术安全风险的争执仍在继续,化解难题的关键在于各类矛盾的平衡.

公众舆论、加密技术、网络安全治理、"五眼联盟"、美国

41

D815(国际关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22-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97-104,9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情报杂志

1002-1965

61-1167/G3

41

2022,41(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