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8530.14.0019
干旱区盐渍化弃耕地不同恢复模式植被多样性及土壤生物学特性
以玛纳斯河流域冲积扇缘定位试验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补水恢复处理、人工草地处理和补植处理对盐渍化弃耕地植被多样性与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恢复方式均明显增加了植被多样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人工草地恢复和补水恢复植被多样性分别比原始弃耕地增加25.13%和9.84%,电导率降低49.15%和33.55%,有机质增加99.10%和88.34%,碱解氮增加70.10%和36.57%;人工草地模式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弃耕地增加65.18%,47.21%,93.23%和116.03%.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表现由大到小依次为人工草地、补水恢复、补植恢复、弃耕地.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呈正相关,与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呈显著性正相关.研究表明盐渍化弃耕地采用人工种草或灌溉补水措施能够提升地表植被多样性,提高土壤酶活性,显著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并促进土壤养分积累.
植被多样性、土壤生物学特性、恢复模式、盐渍化弃耕地
32
S277.9;S154.2(农田水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71507;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26518110002;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1DFA93140
2014-12-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1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