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加工过程中4种常用杀虫剂残留的消解规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6801/j.issn.1008-7303.2018.0061

稻谷加工过程中4种常用杀虫剂残留的消解规律

引用
为控制水稻籽粒中农药的残留量,提高稻米食用的安全性,研究了稻谷中三唑磷、毒死蜱、丁硫克百威和氯虫苯甲酰胺4种杀虫剂从农田到餐桌的残留消解规律,阐明了水稻生长后期4种农药的施药期、用药量、采收间隔期与籽粒中农药残留分布的关系,并结合食用加工过程,分析了稻米入口前农药的残留消解情况,评估了稻米食用的安全性.田间试验参照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准则进行,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4种农药在稻谷不同加工过种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脱壳和碾米2种稻谷加工过程对4种农药的去除具有促进作用,其加工因子(PF)均小于0.5;稻米食用加工过程中淘洗2次结合高压蒸煮可有效降低4种农药在稻米中的残留量,PF<0.2,可进一步提高农药摄入的安全性.农药种类、施药剂量与采收间隔期和稻米的安全性密切相关.氯虫苯甲酰胺和丁硫克百威主要分布在稻壳和谷糠中,两者占总含量的85%以上,因此即使蜡熟期施药1次,采收间隔期21 d,2种农药也均未检出;而毒死蜱和三唑磷在收获后的籽粒中仍有检出,残留量范围分别为0.032~0.043 mg/kg和0.053~0.073 mg/kg.精米中三唑磷含量分配比随采收间隔期延长先降低后增加,其累积具有显著的滞后性,使得三唑磷残留量高于中国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0.05 mg/kg,应适当延长采收间隔期以降低其最终残留量.即使在乳熟期施药,所有剂量处理收获后的大米经淘洗2次结合高压蒸煮后,4种农药的残留水平均低于MRL值.因此,适当的食用加工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稻米中农药的残留量,提高稻米食用的安全性.

稻谷加工、杀虫剂、三唑磷、毒死蜱、丁硫克百威、氯虫苯甲酰胺、残留、消解、加工因子

20

S482.3;TQ450.263(农药防治(化学防治))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基金CARS-01-47

2018-09-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477-48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农药学学报

1008-7303

11-3995/S

20

2018,20(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