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叶抑菌活性成分初步分离与鉴定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8-7303.2011.02.09

杨梅叶抑菌活性成分初步分离与鉴定

引用
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对杨梅叶甲醇提取物进行了萃取,得不同萃取相.测定了其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水稻立枯丝核Rhizoctonia solani、小麦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等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的抑菌活性较好.对乙酸乙酯相进一步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电喷雾质谱(ESIM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鉴定其分别为已知化合物山楂酸(1)、3-O-反-对-香豆酰基马斯里酸(2)、3-O-没食子酰二氢杨梅素(3)、斛皮素-7-O-鼠李糖甙(4)、杨梅素3-O-鼠李糖甙(5)、杨梅素-3-O-鼠李糖(3-O-没食子酰)甙(6)和杨梅素-3-O-鼠李糖(2-O-没食子酰)甙(7).孢子萌发法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3~6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的孢子萌发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在3.44~4.59 mg/L和8.85~11.6 mg/L之间.

杨梅叶、萃取分离、抑菌活性、活性成分

13

S482.29(农药防治(化学防治))

浙江省科技厅面上项目2008C22G2100038

2011-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49-15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农药学学报

1008-7303

11-3995/S

13

2011,13(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