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872/j.1000-0275.2016.0130
亚热带丘陵区红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特征
以位于亚热带丘陵区红壤的桃源县为例,通过对1979年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2011年实地采样分析的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近32年来林地、稻田、旱地等几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SOC)的变化。结果表明,1979年研究区林地、稻田和旱地SOC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3.10 g/kg、14.15 g/kg和11.17 g/kg,2011年分别为18.28 g/kg、18.89 g/kg和12.19 g/kg,近32年来稻田、林地和旱地土壤SOC含量分别增加了40%、33%和9%,以林地和稻田土壤的SOC增幅较大,而旱地土壤的增幅明显较小。林地、稻田和旱地土壤的平均SOC密度分别从1979年的32.82 t/hm2、33.62 t/hm2和28.99 t/hm2增加到2011年的44.39 t/hm2、43.50 t/hm2和33.53 t/hm2,增长幅度分别为35%、29%和16%,增长速率分别为0.36 t/(hm2.a)、0.31 t/(hm2.a)和0.14 t/(hm2.a),也是以林地和稻田土壤的增长幅度相对较高,分别是旱地土壤的2.6倍和2.2倍。可见,过去32年来亚热带丘陵区红壤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均表现为“碳汇”模式,在不同程度上贡献于该地区较强的有机碳积累,其中以林地和稻田土壤的贡献能力最强。
土壤有机碳、碳密度、红壤、土地利用、区域尺度、时间尺度
38
X144(环境地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52、41371304、4167124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902。@@@@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371252,41371304,41671242;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2016YFD0300902
2017-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7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