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7968.2013.12.008
大鼠嗜碱性白血病粒细胞系RBL-2H3和RBL-1细胞模型在评价食品潜在致敏性中的比较
目前广泛通过检测过敏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含量来进行过敏诊断,然而有研究显示,过敏患者血清中IgE水平与临床症状并无直接的关系.本研究通过比较大鼠(Rattus norvegicus)嗜碱性白血病粒细胞系(rat basophilleukemia,RBL) RBL-2H3和RBL-1细胞与致敏小鼠(Mus musculus)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E)抗体的结合能力以及脱颗粒能力,建立一种用于评价食品蛋白潜在致敏性的细胞免疫学评价方法.采用3种具有不同潜在致敏性的食品蛋白(大豆球蛋白(Gly)、卵清白蛋白(OVA)和马铃薯酸性磷酸酶(PAP)),对3~4周龄雌性Balb/c小鼠进行经口致敏5次,获取致敏血清用于流式细胞术对RBL-2H3和RBL-1细胞结合能力的分析以及体外介质释放实验.同时测定Balb/c小鼠的系统性过敏反应,探究RBL细胞脱颗粒反应与系统性过敏反应的关系.结果显示,小鼠血清IgE与RBL-2H3细胞的结合能力显著高于RBL-1细胞(P<0.05).RBL-2H3细胞表现出较好的脱颗粒反应,显著高于RBL-1细胞(P<0.05),而RBL-1细胞表现出较低的脱颗粒反应.另外,RBL-2H3细胞介质释放实验检测灵敏度高,只需10~100ng/mL的过敏原即可诱发细胞产生最强的脱颗粒反应,能够检测到食品中微量的致敏蛋白,检测特异性高;用抗OVA的小鼠血清致敏细胞,Gly诱导后,细胞未发生脱颗粒,能够区分Gly、OVA和PAP 3种不同致敏性的食品蛋白,与系统性过敏反应结果一致,真正反映食品蛋白诱发IgE介导的过敏反应的能力.研究结果提示,RBL-2H3细胞模型可以作为一种用于检测食品蛋白潜在致敏活性的有效方法.研究结果为建立评价新型食物蛋白潜在致敏性的细胞模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RBL-2H3细胞、RBL-1细胞、食品过敏原、致敏活性、脱颗粒
21
R15;R5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273077
2014-02-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465-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