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京津冀地区兽类多样性与分格局研究
本文通过对清代京津冀地区兽类群落的分析,复原该地区兽类多样性的历史变迁过程,并探讨影响因素.本文从清代京津冀地区的地方志中搜集与兽类有关的条目,将其数据化,借助ACCESS软件,构建京津冀地区清代兽类多样性数据库,从动物生态学视角对其进行分析.从清代早期到晚期,坝上高原区的兽类多样性在递减,冀北山地区的兽类多样性更为丰富,华北平原区的大型野生兽类从中部逐渐向西部太行山及北部燕山退却,华北平原由食物链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向生物多样性较低的农田生态系统转变.人类捕杀是京津冀地区虎、豹、熊、狼等大型野生动物消失及物种多样性减少的直接原因,人口数量增多、人类活动及经济开发导致兽类分布范围缩小、生存环境恶化,间接助长了这种趋势.
生物多样性、群落分布格局、清代、京津冀地区
K207(通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
2020-04-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6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