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041/j.issn.1000-1298.2019.09.033
分期定量春灌一水对麦田蒸散量与产量构成的影响
于2013-2017年冬小麦生长季,选用节水高产小麦品种衡4399,开展麦田分期定量(75 mm)灌溉(春灌一水,设置拔节后0d、拔节后5d、拔节后10d、拔节后15 d、拔节后20 d、拔节后30 d灌溉6个处理,记为AJ0、A J5、A J10、A J15、AJ20、A J30),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 表明:不同灌水处理麦田蒸散量范围为361.1 ~505.8 mm;随灌水时间推移,麦田蒸散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以A J15或AJ20最高.扬花前营养器官同化物运转量、运转率及对籽粒贡献率均随灌水时间的推移而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以拔节后5 ~15d灌水处理的较高.扬花后输入籽粒的生物产量,以A J10和AJ15较高,AJ0最低.各处理小麦扬花后同化物运转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均高于60%,是籽粒产量的主要构成部分.小麦籽粒产量范围为6 620.4~8 650.5 kg/hm2,以拔节后5 ~15d灌水处理较高.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为1.32~2.54 kg/m3,除2017年外,以A J0处理为最优.产量与灌前土壤含水率、土壤供水量及蒸散量正相关.在本研究生产条件下,小麦拔节后10 ~ 15 d灌水,既能够充分利用土壤蓄水,也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冬小麦、春灌一水、农田蒸散量、产量特征、水分利用效率
50
S274.3;S512.1(农田水利)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9227
2019-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28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