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土石山区模拟降雨下土壤溅蚀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2.023

华北土石山区模拟降雨下土壤溅蚀研究

引用
采取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降雨强度、降雨动能以及降雨历时对溅蚀量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溅蚀土粒的距离、方位的分布特征,以及溅蚀土粒的粒径组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雨滴击溅过程中,在不同强度的降雨作用下,下坡方向产生的溅蚀量最大,上坡方向产生的溅蚀量最小.溅蚀总搬运量与溅蚀净搬运量均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溅蚀量与降雨强度呈指数函数关系,与降雨动能呈现线性函数关系.溅蚀率与降雨历时呈现指数函数关系.溅蚀土粒主要分布在0~10 cm,占溅蚀总搬运量的45.40% ~ 57.75%,在50 ~ 60 cm内的溅蚀量所占比例不高于1.75%.溅蚀量与溅蚀距离呈负指数函数关系.溅蚀土粒径小于等于2 mm,溅蚀土粒中细砂粒和粗粉粒百分比与原状土壤较为接近,粗砂粒百分比远低于原状土壤,而粘粒百分比高于原状土壤,粉粒百分比低于原状土壤.溅蚀土粒中细砂粒(0.05~0.2 mm)最易于被溅蚀,而小粒径(小于0.002 mm)和大粒径(大于0.2mm)土壤颗粒不易被溅蚀.当降雨强度足够大时,对于同种特征的土壤,溅蚀土粒存在稳定的粒径组成.当降雨强度保持不变时,溅蚀平均粒径随溅蚀距离的增加而变小.溅蚀距离在0 ~ 30 cm,溅蚀平均粒径的变化率较大;随溅蚀距离的不断增加,溅蚀平均粒径的变化率较小.

雨滴击溅、降雨因素、距离分选、粒径分选

46

S157.1;P426.615(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1300、30900866、40771042、“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1BAD38B0403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TD2011-2

2015-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53-16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农业机械学报

1000-1298

11-1964/S

46

2015,46(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