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支农投入与粮食生产能力关系的实证分析
本文基于新中国建国以来相关统计数据对财政支农投入与粮食生产能力之间关系展开协整分析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检验了二者之间短期因果关系状况.结果表明,从长期看,财政支农投入有助于推动粮食生产发展,其中除支援农村生产及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对于粮食生产具有负效应之外,其余财政支农投入对于粮食生产均具有较显著的正向效应;从短期看,财政支农投入的应急性特点和工具化倾向造成其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效果不佳,其中支援农村生产及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于粮食生产发展具有较明显的滞后正向效应,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粮食生产仅具有微弱的积极作用,农村救济费不是粮食增产的短期原因.基于此,提出了着力构建和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体制机制以及在精简农口机构及人员基础上调整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结构等相关政策建议.
财政支农投入、粮食生产能力、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
F8 ;F3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研究"09CJY062
2014-12-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