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2000-2020年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农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温室气体源/汇系统,不同区域、不同种养情况导致农业系统呈现碳源或碳汇两种情况.分析农业系统中碳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数据依据.本研究以河西走廊为例,测算了2000-2020年河西走廊地区20个县市的农业碳排放量,并分析了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0-2020年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碳排放呈现缓慢上升状态.农业碳排放量最大的区域为凉州区和甘州区,占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碳排放总量的31.74%.从种植业与养殖业来看,河西走廊地区种植业为碳汇,碳吸收量达1.41×108 t,养殖业为碳源,碳排放量达4.17×107 t.2000-2020年河西走廊地区农业净碳排放量呈现起伏变化,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农业系统向碳汇转变.在种植业中对农业碳排放影响最大的因子为种植规模,在规模稳定发展区域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机械化程度,在规模较小的区域主要影响因素为农村用电量;在养殖业中对规模较大区域和养殖业占比较高区域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养殖规模,关联度在0.90以上.2000-2020年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碳排放强度表现为从随机分布到显著聚集的过程,农业碳排放重心缓慢向东南方向转移,但仅在张掖市内迁移.
农业碳排放、灰色关联度、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河西走廊
40
X71(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2023-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940-952,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