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秸秆覆盖模式下农田土壤水温效应研究
为探明不同秸秆覆盖模式下农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效应问题,于2007-2010年在陕西合阳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农试验站,以不覆盖为对照(CK),设置3个水平秸秆覆盖量(4500、9000、13 500 kg·hm-2)在全年覆盖方式(QSM)下(分别以S1、S2和S3表示)和生育期覆盖方式(SSM)下(分别以S4、S5和S6表示)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在0~25 cm土层的降温效应,表现为随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在0~15 cm土层“低温效应”在全生育期内表现出前期大、后期小的变化趋势.0~5 cm土层不同处理的地温日变化在早上6:00最低,与CK差异最小;中午14:00最高,与CK差异最大;晚上20:00介于前两者之间.QSM方式下,S1、S2和S3处理与CK相比,3个年度休闲期的0~200 cm土壤贮水量分别增加7.6、10.8、12.3 mm;生育期内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分别高出3.9%、8.5%和11.8%.SSM下各覆盖量处理土壤温度和水分的运移规律与QSM方式相似,但均弱于后者.从水温效应综合来看,QSM覆盖方式整体优于SSM方式,尤以S2处理综合表现较优.故在渭北旱塬或其他同类生态区进行玉米整秸秆覆盖时,推荐选择QSM方式,且以9000 kg· hm-2覆盖量为宜.
秸秆覆盖模式、土壤温度、土壤水分、渭北旱塬
32
S181(农业生物学)
国土资源部软科学研究项目资助201343;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项目MTKJ2010-377;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B2012-005;博士后基金;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项目JYB2013260;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基金项目2013YJ08
2013-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396-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