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975/j.issn.1002-6819.202303015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黑土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为对比长期保护性耕作模式与传统耕作模式对黑土有机碳组分的差异化,揭示长期保护性耕作对侵蚀退化黑土质量的恢复作用.基于典型黑土坡耕地连续15a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田间试验,设置免耕保护性耕作(NT)和旋耕传统耕作(CT)2个田间耕作试验,并实行玉米-大豆轮作模式,测定并分析了两种耕作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及其不同碳组分随土壤剖面的垂直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连续实施15 a的NT与CT相比分别显著提高0~5和>5~10 cm 土层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29.54%和22.38%)(P<0.05),碳储量(31.11%和27.34%)(P<0.05),全氮质量分数(53.74%和37.60%)(P<0.05),表层土壤碳氮质量分数提升显著(P<0.05),深层土壤碳氮质量分数变化不显著;以>5~10cm土层土壤颗粒有机碳(69.85%)、0~5cm土层的土壤轻组有机碳(130.81%)和0~5、>5~10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85.59%和59.53%)的提升为主,并且对深层土壤有机碳组分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耕作效应对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影响显著(P<0.05),并且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对于SOC质量分数提升也起到了关键作用.研究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连续实施15 a保护性耕作,增加的有机碳以活性有机碳为主.长期的保护性耕作对恢复退化农田黑土质量及土壤固碳均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碳、土壤、团聚体、黑土地、碳组分、保护性耕作、坡耕地
39
TP391.4;S28(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3-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0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