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975/j.issn.1002-6819.2019.22.035
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洪涝淹没区遥感识别方法
依据视觉注意机制,结合洪涝淹没区以色彩可视化表达的时空过程变化特性,构建凸显淹没区视觉显著性的专题信息增强图像,对此应用NBS色差距离系数,使得同质像元在空间上集聚形成显著区域,然后采用基于视觉色差检测的图像聚类技术,开展大范围洪涝淹没区的遥感识别及信息提取,并利用能够同时兼顾遥感错分和漏分信息的复合分类精度系数(composit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CCA)进行识别精度评价.应用上述方法对长江中游2016年夏季洪灾进行了遥感监测试验,并采用误差混淆矩阵法对同一识别对象(洪水淹没区)不同遥感分类方法的可信度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次试验的Kappa系数和CCA系数各为93.4%和88.5%,较传统的洪水淹没区遥感识别技术都高出5%左右.在2016年长江中游夏季洪灾中,渍水农田面积约19143.35 hm2,淹没区面积则高达142157.5 hm2,其中被淹水稻占16.6%(约23579 hm2),并且绝大部分位于长江沿岸以及府河和汉江等长江支流沿线地势低洼的滨河滨湖地带;武汉市受灾最为严重,该市以34492 hm2的洪涝淹没区面积居于各受灾县市之首,占研究区域全部受灾面积的24.26%.基于选择性视觉注意机制的洪涝淹没区遥感识别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大范围洪涝淹没区的遥感信息提取精度,较好地解决了淹没区与水域之间的错分现象;基于洪灾前后遥感信息融合的洪涝过程可视化表达,不仅能够实现淹没区不同于水体的时空变化特性的数据化,从而便于开展淹没区的计算机视觉检测,而且还在凸显淹没区视觉显著性的同时,较好地抑制背景冗余信息,尤其能降低将淹没区视同水域进行遥感分类检测时的不确定性.
遥感、检测、视觉注意机制、洪涝淹没区、NBS色差距离系数、长江中游
35
P407.8(一般理论与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项目
2020-03-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96-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