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a垫江县基本与非基本农田有机碳动态演变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975/j.issn.1002-6819.2016.13.036

近30a垫江县基本与非基本农田有机碳动态演变分析

引用
基本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SOCD)及其变化理应高于非基本农田,但受“保增长”的强势作用,基本农田SOCD及其变化,常常出现相反的结果.该文以1980s第二次土壤普查、2011年样点实测数据、2011年基本农田保护图等为基础,使用土壤类型法,对垫江近30a基本与非基本农田SOC进行比对,结果表明:①垫江基本农田SOCD,在1980s和2011年均低于非基本农田,分别为682.89和365.75 kg/hm2.不同截面年份SOCD净增量为:基本农田>非基本农田,近30 a基本农田SOCD增幅为11.28%.②基本与非基本农田SOCD和SOC储量,在1980s和2011年均展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近30 a基本农田SOCD年均增加速率为(79.56 kg/(hm2·a))高于非基本农田的(68.99 kg/(hm2·a)).③基本农田与非基本农田在近30 a间的固碳、相对平衡和丢碳面积比,并未展现出显著差异;基本农田固碳和相对平衡的累积比,仅略高于非基本农田,分别为62.73%和61.98%;基本农田与非基本农田固碳、相对平衡和丢碳的空间格局,与相应的SOCD年均变化速率一致.④近30 a基本与非基本农田SOCD年均变化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表现为:1980s的SOCDSOCD1980s>全N密度>C/N比,受地形因子和土壤管理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其中,SOCD1980s拥有负向影响作用,全N密度和C/N比则恰恰相反.该研究可为基本农田划定提供参考.

有机碳、土壤、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C增汇、基本与非基本农田、川东平行岭谷区

32

F301.2(农业经济理论)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50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南睦边扶贫区基本农田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2015BAD06B04

2016-08-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54-26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农业工程学报

1002-6819

11-2047/S

32

2016,32(1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