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6819.2015.04.016
施用生物炭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影响
该研究通过野外坡耕地小区施用1%秸秆生物炭1年后的对比试验,揭示生物炭对川中丘陵区紫色土耕作层土壤水力学参数、大孔隙度及其对饱和导水率的贡献率所产生的影响。试验设对照区与施用生物炭区2个处理,各处理有3个平行小区,耕作层土壤分为表层和亚表层(2~7和>7~12 cm)。比较2个处理小区试验结果,可以发现:1)施用生物炭导致植物难以利用的土壤滞留水和易流失的结构性孔隙水的含量(θstr)下降,而基质性孔隙中植物有效水含量显著提高(P<0.05),由(0.058±0.003)cm3/cm3增加至(0.085±0.002)cm3/cm3;2)表层和亚表层土壤中对产流起主要贡献的半径>125μm的总有效孔隙度分别平均增加54%和8%,其中孔径>500μm的孔隙增加最为明显,高达110%和355%;3)表层和亚表层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分别平均增加45%和35%。研究证明,施用生物炭,一方面,能增加土壤有效水的持水量,有利于植物抗旱;另一方面,提高土壤导水率,有利于水分入渗,从而减少地表径流及土壤侵蚀的发生。
土壤、水分、炭、水分特征曲线、生物炭、导水率、孔隙度
S152.7(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307152,41301519,41471268;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
2015-03-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