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6819.2014.18.034
西南山区采煤塌陷对水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为探讨西南山区采煤塌陷对水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及受损水田复垦途径,通过野外试验与室内测定方法分析了水田受损前后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0~40 cm受损水田土壤容重显著增加,含水率、孔隙度(0~20 cm旱地1、2除外)显著下降;0~60 cm土壤垂直剖面除含水量干化趋同外,构型及演替规律未发生变化;2)水田受损后黏粒含量与成土母质密切相关:0~20 cm土层中<0.005 mm黏粒含量高低呈现旱地3(泥页岩风化物)>旱地1(泥页岩+灰岩风化物)>旱地2(泥页岩+灰岩+砂岩风化物)变化,水耕历史较长、受损漏失严重的水田土壤黏粒(<0.005 mm)质量分数均值分布自上而下累积增加;3)试验点土壤剖面构型、成土母质是造成渗透流量和渗透速度随累计时间增加呈减小趋势和波动与趋稳现象的主要原因,采煤塌陷并未对土壤包气带层渗水性产生严重影响;4)根据试验数据分析结果,研究区受损水田复垦可优先选择泥页岩、灰岩风化物沉积区、水耕历史较长、渗透系数小于3 m/d的沟谷区进行。该研究可为研究区采煤塌陷对水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提供系统诊断依据,并为受损水田复垦提供有效途径。
采矿、土壤、物理性质、塌陷地、矿区、水田
S151(土壤学)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11015-04;广东省科学院青年科学基金qnjj201305
2014-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276-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