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6819.2013.06.017
农牧交错带不同间套作模式的土地生产力
农牧交错带不同带状间套作不但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生产技术,而且还是一种冬春季节防风固沙的生态保护措施.研究间套作对作物干物质积累过程和产量的影响,对于合理利用间套作技术提高土地生产力和改善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从2009年到2011年在内蒙古武川县进行大田试验,通过地上部干物质质量随大于0℃有效积温增长的指数线性(expolinear)关系对不同作物间作和单作的地上部干物质增长动态进行拟合,量化了间作模式下作物的生长速率的变化和生长与发育延缓的程度.采用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LER)研究了农牧交错带几种典型间作模式的土地生产力.结果表明:向日葵/马铃薯、莜麦/马铃薯和莜麦/豆类大带宽(2 m:2 m带宽)间作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基于经济产量的土地当量比LER分别为1.12、1.09和1.05,说明间作能提高土地生产力5%~12%.窄带宽模式(1 m:1 m带宽)间作优势小于大带宽模式,而且年际间的变幅较大.间作显著提高了向日葵收获指数,对其他作物收获指数的影响不显著.间作中高秆作物如莜麦在莜麦和豆类的间作中具有显著的边行优势.间作和单作相比,显著降低了作物最大生长速率(cm);但相对生长速率 rm和单作的差异不显著;在间作中,矮秆作物(马铃薯和箭舌豌豆)的生长进程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缓,到达冠层最大盖度时所需的有效积温比单作多117~387℃·d,考虑到试验区作物生长季内的日平均温度为15℃左右,这2种间作作物的生长延缓了约8~26d.总体来讲,农牧交错带的这几种典型带状间作种植模式都具有一定的间作产量优势和更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大带宽间作模式,间作优势较为明显,而且还能降低农业生产的气候和市场风险.
土地利用、作物、土壤、带状间作、迟发、土地当量比(LER)、生物篱、风障
S16(农业气象学)
2013-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2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