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6819.2012.16.036
1983-2009年黄土高塬沟壑区耕地结构特征演变分析
为明确退耕还林前后黄土高塬沟壑区耕地数量和空间结构演变规律,以长武县为例,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内涵,采用GIS技术和定量指标,对1983年、1993年和2009年黄土高塬沟壑区耕地数量和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长武县3个时期的耕地数量分别为292.1、181.3和159.2 km2,耕地减少主要位于0~2°,>15~25°和>25°坡度耕地,相对于1983年、1993年分别下降了29.6%、48.9%、60.1%和15.6%、15.7%、48.8%,耕地与其他地类的相互转化频繁.该区0~6°缓坡耕地主要转化为园地和居工地,>15°的陡坡耕地主要转化为林地和未利用地(荒草地).结构分析表明耕地数量的坡度分布趋于合理,缓坡耕地空间结构上向均匀性、核心板块的团簇式发展,陡坡耕地主要以核心斑块的分散分布为主.耕地在过去30 a是一个优化的过程,其结构演变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利用和农业集约化发展.1983-1993年期间的退耕为种植业效益驱动下农户自发性质的退耕或者弃荒,1993-2009年期间则是科学宏观退耕并对前期自发退耕地和弃荒地的整理利用.该文为区域土地利用管理和政策制订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土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结构、耕地、数量结构、空间结构、黄土高塬沟壑区
28
F301.24(农业经济理论)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YW-09-07
2012-12-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32-239,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