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6819.2012.12.016
黄河上游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研究参考作物蒸散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辨析气候要素对蒸散发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验证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 P-M)方法在黄河上游地区适用性的基础上,分析了10个气象站点近50a来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特征,计算了参考作物蒸散量对4种气候要素的敏感系数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FAO P-M方法在研究区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参考作物蒸散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少,主要集中在生长季的3-10月.高海拔站点参考作物蒸散量年值多呈显著增加趋势,低海拔则明显减少,且变化过程不同.气温和风速敏感系数的年内变化分别呈显著的波峰型和波谷型,日照时数的变化不明显,相对湿度的敏感性呈生长季略有增加趋势;年际变化方面,气温的敏感系数呈显著增加趋势,低海拔地区相对湿度的敏感系数呈显著增加趋势.气温、日照时数的增加和相对湿度的降低导致了高海拔站点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增加,高海拔地区的蒸散发主要受气温、日照时数等能量制约;低海拔站点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减少主要受F照时数和风速减小、相对湿度提高的影响,水分条件的限制更显著.该研究对于结合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开展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管理,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蒸散、作物、模型、Penman-Monteith方程、敏感系数、黄河上游地区
28
S161.4(农业气象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01055;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助项目2009KYYW10
2012-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