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6819.2011.04.020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典型稻麦轮作区作物产量稳定性研究
为探讨长期施肥条件下作物持续稳产和高产的途径,利用始于1980年的江苏太湖典型稻麦轮作区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分析水稻和小麦不同年份产量数据和土壤养分数据,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作物产量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作物产量波动和土壤养分变化相关性.结果表明:各处理试验小区水稻和小麦的平均产量均呈锯齿状波动,受气候和其他因素影响不同年份间的产量变动差异较大.数十年期间,各施肥处理包括对照的水稻和小麦产量均有增长趋势,水稻增产趋势较小麦明显,小麦产量年际间的波动较大.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和秸秆还田较单施化肥或有机肥有更明显的增产效果.水稻产量的稳定性高于小麦,各处理水稻产量的变异系数(CV)较小麦低,而稳定性系数(SYI)较高.其中MPK(有机肥+化肥磷钾)处理的产量稳定性最高,而MNPK(有机肥+化肥氮磷钾)的稳定性最低.施化肥尤其是氮肥可能是造成产量稳定性降低的一个因素.氮肥是增产的主要因素,也可能是引起稻田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的因素.水稻和小麦产量与土壤氮素之间的相关性较显著、相比旱季,在稻季条件下,水稻产量稳定性更高,且增产趋势更明显,说明稻田土壤生态系统可能稳定性较高,并且随着耕作年限的延长其稳定性有提高趋势.
试验、稳定性、氮、稻麦轮作、水稻、小麦、产量
27
S154.1;S51(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03064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07
2012-07-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