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6819.2010.08.026
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针对华北地区土壤连续单一耕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土壤轮耕效应的研究.试验选择冬小麦夏玉米玉两熟区连续5 a免耕田,设置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轮耕处理(即免耕一免耕,免耕一翻耕和免耕一旋耕),冬小麦播种前进行耕作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多年免耕后进行十壤耕作(翻耕、旋耕)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体积质量;旋耕显著降低0~10 cm土壤体积质量,翻耕则降低0~20 cm体积质量:随时间变化各处理土壤体积质量差异逐渐降低.翻耕、旋耕均显著增加了0~10 cm土壤总孔隙,同时翻耕显著增加了10~20 cm土壤总孔隙;翻耕、旋耕显著提高了5~10 cm毛管孔隙.0~10 cm土壤饱和导水率表现为旋耕>翻耕>免耕,翻耕、旋耕在5%水平上显著高十免耕;10~20、20~30 cm土层均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且10~20 cm翻耕5%水平上显著高于免耕:饱和导水率与体积质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翻耕、旋耕有效穗数与免耕相比分别提高了24.1%、22.3%:冬小麦的实际产量表现为:旋耕>翻耕>免耕,翻耕、旋耕分别比免耕增产11.8%、16.9%.总之,长期免耕后进行土壤耕作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作物产量.
土壤、物理性状、导水率、轮耕、产量
26
S341.1;S511(耕作学与有机农业)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5B01,2007BAD89B08;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803028
2010-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5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