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量水平下小麦倒伏与茎秆力学特性的关系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6819.2010.03.026

不同产量水平下小麦倒伏与茎秆力学特性的关系

引用
为探讨晋中晚熟冬麦区高产与倒伏的矛盾,研究小麦基部茎节形态结构与抗倒力学的关系,该文采用SAN-CMT6104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材料测试仪,对大田不同产量水平及倒伏程度下的小麦基部第2茎节进行了弯折力、惯性矩、弹性模量、抗弯刚度和弯曲强度等生物力学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量水平随基本苗的过量增加,拔节期最高分蘖峰值的增加,群体倒伏时间提早,面积加大.虽然成穗数差异不大,但穗粒数降低,特别是千粒质量明显降低,产量递减.表明受该地区自然条件与种植制度的制约,合理的基本苗(450万/hm~2左右),通过返青后适期适量的水肥调控,保持稳健的最高分蘖数是关系高产不倒的两个重要的群体临界指标.研究明确了倒伏与基部第2茎节形态结构、株高、节间距与力学指标弯折力、惯性矩、弹性模量、抗弯刚度、弯曲强度都呈负相关.而茎秆干质量、茎秆外径、壁厚与弯折力、惯性矩、弹性模量、抗弯刚度、弯曲强度都呈正相关.说明随着基本苗的过量增加与拔节最高茎蘖数的增加,基部茎秆力学负荷降低,就会发生倒伏.研究筛选出与茎节抗倒、群体质量、植株形态结构以及产量结构关系密切的两个力学指标,即"弯曲强度"与"弹性模量",可作为抗倒育种或株型育种以及高产群体架构设计的参考指标.

农作物、力学特性、力学测试、小麦、茎秆、倒伏、产量

26

S313(作物生物学原理、栽培技术与方法)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70113001;教育部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06019

2010-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51-15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农业工程学报

1002-6819

11-2047/S

26

2010,26(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