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0292.2023.03.004
马克思从对"类"的关注转到对现实个体的重视
马克思从反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到赞同费尔巴哈的人体学意义上"类本质",摆脱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的束缚;然而,马克思并没有将所谓的"类存在"、"类生活"看作是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马克思提出"类存在"、"类生活"是以"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作为理论前提的,"类本质"的观点则直接来自费尔巴哈.在马克思看来,克服"绝对精神",回到"人本身",才是最为重要的;但是,就人的本身而言,如果只是囿于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只停留在人是"类存在"、"类生活"的这个"类"的局限里,还无法揭示"人"的感性活动的实践意义,还没有对现实的、具体的人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给予切实的关注.马克思认为,只有到具体的、单个个人的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才能发现人的本质,才能找到变革社会的根本力量,从而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类存在、类生活、现实的人
B0-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2AZD004
2023-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