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防治玉米顶腐病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3-1650.2015.09.127

如何有效防治玉米顶腐病

引用
玉米顶腐病主要由土壤中的串珠镰刀菌引起,发生目前呈上升趋势,危害损失重,潜在危险性较高,症状表现为单果穗小,籽粒不饱满。玉米顶腐病可在玉米整个生长期侵染发病,表现出不同症状。苗期侵染,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失绿、呈现黄条斑,叶片畸形、皱缩或扭曲,重病植株枯萎或死亡;植株生长中、后期,叶基部腐烂、仅存主脉,中上部完整但多畸形,以后长出的新叶顶端腐烂,导致叶片短小、叶尖枯死或残缺不全,叶片边缘常出现似刀削状的缺刻和黄化条纹。成株期感病,植株出现不同程度矮化,顶部叶片也会出现短小、组织残缺或皱褶扭曲等现象。茎基部节间短,常有似虫蛀孔道状开裂,纵切面可见褐变;轻度感病者,植株后期可抽雄结穗,但雌穗小,多不结实。感病植株根系不发达,主根短、根毛多而细呈绒状,根冠腐烂褐变。应注意的是,该病某些症状特点与玉米生理病害、虫害及玉米丝黑穗病的苗期症状有相似之处,易于混淆。因此在诊断识别和具体防治中要特别注意。玉米顶腐病为真菌侵染病害,病菌为土壤习居菌,并且可由种子带菌远距离传播,并兼有系统侵染和再次侵染的能力。一旦条件适合,可引起暴发流行,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玉米顶腐病病原菌鉴定为亚黏团镰孢毒。该病原菌以土壤、病残体、种子带菌为主,特别是种子带菌可远距离传播,始发病区域不断扩大;且病株产生的病源菌分生孢子还可以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与玉米其它病害相比,玉米顶腐病的危害损失更重、潜在危险性较大。春季持续低温,玉米播种后出苗延迟,苗小、苗弱,不整齐,抗病性差,易发生玉米顶腐病,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了减产减收。

防治、玉米顶腐病、种子带菌、植株生长、真菌侵染、叶片、潜在危险性、症状特点、危害损失、远距离、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生理病害、土壤、腐烂、传播、病原菌鉴定、串珠镰刀菌、植株根系、症状表现、诊断识别

S43;S51

2015-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30-13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农民致富之友

1003-1650

23-1009/F

2015,(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