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

引用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虫害之一.前期幼虫钻蛀叶片,啃食叶肉,形成花叶,影响光合作用,穗期危害,常使穗部发育不全,茎秆折断,造成玉米减产.发生及危害规律玉米螟在我省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茎秆内越冬,其次在果穗内和玉米茬内越冬.玉米螟化蛹始期在4月下旬-5月中旬,盛期在5月下旬,成虫羽化始期在5月下旬,盛期在6月上旬,第1代卵开始出现在6月上旬,盛期在6月中下旬,第1代幼虫在6月中旬出现,6月中旬-7月上中旬是第1代幼虫危害期,此时正是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抽穗期,对玉米危害最大,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第1代幼虫7月中旬在玉米茎秆内化蛹,8月上旬第2代幼虫开始危害,初孵的幼虫大多沿叶爬入心叶丛中,取食尚未展开的心叶,到心叶伸展后,叶面呈现半透明斑点,孔洞呈横列排孔,玉米螟蛀茎危害后,被害植株茎秆组织遭受破坏,影响养分输送,致使玉米、高梁等穗部发育不全,籽粒灌浆不满而减产,如遇大风天气因植株被蛀,茎杆易折段,减产严重.

玉米螟、幼虫、危害规律、茎秆、发育不全、减产、籽粒灌浆、植株、越冬、抽穗期、喇叭口期、化蛹、光合作用、关键时期、大风天气、钻心虫、玉米茬、危害期、半透明、组织

S43;S79

2012-07-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4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农民致富之友

1003-1650

23-1009/F

2011,(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