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宁波藏书家徐时栋藏书活动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4-2524.2015.01.015

清宁波藏书家徐时栋藏书活动研究

引用
中国为一典籍大国,对图书的写作,编纂,整理和利用的历史皆可追溯至先秦时期。藏书活动一般分为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观藏书和书院藏书,每一类都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其中私人藏书始于孔子,在中国古代藏书中不仅作为官府藏书最重要的补充部分存在,也因其无可比拟的多样性、民间性、地域性而极具独立研究价值。魏晋南北朝时,中国的文化重心开始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南移,至宋室南迁,文化重心的迁移也随之完成。浙江在上古时期称越,相较于中原属夷地,但随着经济、文化和政治重心的南移,浙江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中国版图上物质最富庶,交通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区域之一。从越王勾践到东晋末年刘宋的谢灵运,再到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清代的全祖望等,浙江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上无疑留下了极重的笔墨。浙江的藏书家,最早的是范平、范蔚祖孙,“家世好学,有书七千余卷,远近来读者恒有百余人,蔚为办衣食”[1]晋至清末,浙江藏书家约四百四十余人,藏书楼二百余处,可以说浙江的藏书文化即中国藏书文化的一个缩影。本文的研究对象--晚晴藏书家徐时栋,生于书香世家,一生有三座藏书楼,书楼遭过兵乱和火灾,藏书聚散跌宕,利用藏书读书治学,编修史志。其藏书活动全面丰富很有研究价值。

宁波、藏书家、文化重心、中国、浙江、私人藏书、官府藏书、藏书文化、藏书活动、历史、社会价值、藏书楼、文化和政治、魏晋南北朝、研究对象、先秦时期、宋室南迁、寺观藏书、书院藏书、上古时期

K20;G25

2015-04-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2-4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1674-2524

15-1018/D

2015,(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