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南麓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2190/j.issn.2096-1197.2021.01.06

大兴安岭南麓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引用
[目的]明确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大豆最佳栽培模式,为该地区大豆密植栽培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以蒙豆13号为试验材料,于2017—2019年设置大豆大垄高台垄上三行(110 cm大垄,RBH),垄上三行窄沟密植(65 cm垄上三行,RNC),垄三栽培(65 cm垄上双行,CK)3种栽培模式进行试验,分析大豆农艺性状、SPAD值、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要素指标,并进行投入产出核算,计算增效增收情况.[结果]各处理间大豆营养生长天数、生殖生长天数、生育期与主茎节数差异不显著(P>0.05),株高、底荚高度均表现为RNC>RBH>CK,有效分枝数表现为CK显著高于RNC、RBH处理(P<0.05).SPAD值随着生育期的递进逐渐增加,表现为RBH>RNC>CK;开花期(R2)、结荚期(R4)、鼓粒期(R6),RBH处理SPAD值显著高于RNC、CK处理(P<0.05),RBH处理3年较CK分别增加了9.3%、7.0%、8.6%.叶面积指数随着生育期的递进逐渐增加,在鼓粒期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渐下降,表现为RNC>RBH>CK,RNC处理叶面积指数增加效果最显著.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生育期的递进逐渐增加,表现为RBH>RNC>CK.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表现为RBH>CK>RNC.百粒重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栽培模式大豆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表现为RBH>RNC>CK,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2019年RBH处理大豆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增加最显著,较RNC、CK处理分别增加665.2、403.0 kg/hm2.不同栽培模式收入情况表现为RBH>RNC>CK,RBH、RNC处理较CK平均增幅分别为18.00%、2.67%,平均增收1392.0、190.4元/hm2.[结论]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大豆增产增效最佳栽培模式为大垄高台垄上三行(110 cm大垄,RBH)栽培模式.

大豆、栽培模式、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产量、经济效益

49

S565.1(经济作物)

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开发资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项目

2021-04-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0-4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北方农业学报

2096-1197

15-1375/S

49

2021,49(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