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138/j.1673-6087.2018.04.011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患者骨折风险评估及临床意义
人类认识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与骨的密切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942年,北京协和医院的刘世豪在Science首次命名了因为肾脏病导致的骨病,即“肾性骨营养不良”(renal osteodystrophy,简称肾性骨病),并提出双氢速变固醇治疗有效[1].随后大量的证据表明CKD可导致钙、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等的一系列代谢异常、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骼成分与结构的改变和血管及软组织钙化,是影响CKD患者肾脏病进展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骨折、危险因素、发病率、死亡率、骨密度、碱性磷酸酶
13
R589.5;R692(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创新工程项目;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改革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医学院协;学者基金
2018-12-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4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