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斑马鱼模型研究补骨脂肝损伤效应及作用机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4148/j.issn.1672-0482.2017.0263

基于斑马鱼模型研究补骨脂肝损伤效应及作用机制

引用
目的 采用斑马鱼模型探究补骨脂提取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根据斑马鱼幼鱼在不同浓度的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中的存活数和死亡数,计算出幼鱼死亡率初步评估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毒性大小.药浴后的斑马鱼幼鱼进行组织匀浆,通过生化仪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酶活.斑马鱼成鱼给药24h后冰浴处死,进行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成鱼肝脏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1)以及微粒体甘油三脂转移蛋白(MTP)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补骨脂药浴组的斑马鱼幼鱼在2dpf时出现死亡.并且补骨脂对幼鱼的毒性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相同浓度下,醇提`物的毒性大于水提物.HE染色结果可观察到补骨脂醇提和水提给药组的成鱼中肝脏发生脂变,同时给药组的斑马鱼幼鱼匀浆组织液中ALT,AST和LDH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通过qPCR实验发现,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给药组的斑马鱼肝脏中SREBP-1c,FAS,ACC1的表达升高,MTP的表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qPCR结果一致.结论 浓度为300μg/mL和600μg/mL的补骨脂水提物和浓度为40μg/mL和80μg/mL的补骨脂醇提物药浴给药48h会导致斑马鱼的肝脏产生病变,甚至死亡,且机制可能与肝脂变有关.

斑马鱼、补骨脂、肝脂变

33

R285.5(中药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7004-10

2017-06-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63-26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672-0482

32-1247/R

33

2017,33(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