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5005.2013.04.010
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7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n=35)和埋线组(n=35),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主穴取神门、三阴交、百会、安眠,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6周;埋线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埋线穴位和针刺组相同,采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埋线针和医用羊肠线埋线,每2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临床疗效,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治疗6周后,针刺组有效率为74.28%,埋线组为9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PSQI各因子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及总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埋线组优于针刺组.2组治疗前后血清IL-1ββ及TNF-α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P<0.05.结论 穴位埋线能提高失眠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改善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间及增强日间功能,其机理可能与穴位埋线能更好调节睡眠有关的细胞因子含量有关.
失眠、穴位埋线、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
29
R245.9+1(中医临床学)
江苏省南通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S2010006
2013-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3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