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1-6264.2023.02.004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

引用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检索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获取儿童ITP相关芯片数据,通过GEO2R在线分析工具筛选出ITP患儿与正常儿童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将得到的DEGs利用DAVID数据网站进行GO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了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T)并分析其核心靶点.最后对芯片数据集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ICI).结果:最终获取DEGs 276 个,其中上调的有191 个,下调的有85 个.GO分析结果显示,DEGs主要富集于细胞基质黏附力、肥大细胞激活的负调控、细胞外基质组织、血红蛋白复合体等方面.KEGG分析显示,富集于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ErbB信号通路、Rap1 信号通路、轴突导向、PI3K-Akt信号通路及补体和凝血系统等.GSEA分析结果显示,在神经信号传递通路、黑色素瘤、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黏着斑等方面富集显著.ICI分析提示,ITP 组M2 巨噬细胞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相对含量增加,激活的树突状细胞和静息的记忆CD4+T细胞相对含量减少.结论:儿童ITP的发病可能是由于ITGB3、ARRB1、COL3A1、COL11A1、CFTR等基因的异常表达,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整合素受体结合、细胞黏附调节等生物过程,以及介导ErbB和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造成免疫细胞的异常表达和血小板的减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生物信息学

42

R725.5(儿科学)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22ZY1075

2023-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95-20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671-6264

32-1647/R

42

2023,42(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