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肠道菌群变化与放射性肠炎的相关性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1-6264.2022.03.011

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肠道菌群变化与放射性肠炎的相关性研究

引用
目的:研究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肠道菌群变化,并分析其与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子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等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探讨其在预测放射性肠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江阴临床学院收治的17例首次接受盆腔放疗患者,按照RTOG/EORTC放射反应分级标准分为无症状组、轻症组和重症组.采用16S rDNA测序法检测肠道菌群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炎症因子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放疗后患者肠道菌群α多样性明显下降,且放疗前后组间β多样性也存在差异(Stress<0.1).放疗前重症组患者粪便中Castellaniella属显著高于轻症组和无症状组(P<0.05).随着放疗剂量累计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且变化幅度与放射反应严重等级相关.放疗第3周重症组血清LPS、TNF-α、IL-1β及粪便HMGB1水平高于无症状组和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表肠道菌群丰度Chao1指数与血清LPS、TNF-α及粪便HMGB1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55、-0.516、-0.623,均P<0.05);代表肠道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与血清LPS呈负相关(r=-0.550,P<0.05).结论:肠道菌群可能在放射性肠炎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通过检测患者肠道菌群Castellaniella可预测放射性肠炎严重程度,从而为预测及防治放射性肠损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放射性肠炎、肠道菌群、炎症因子

41

R737.33(肿瘤学)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沈伟生名中医清化凉血护络汤课题项目;无锡市卫生健康委转化医学研究专硕及资助经费

2022-07-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364-37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671-6264

32-1647/R

41

2022,41(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