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不同部位脂肪形态及功能的差异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1-6264.2015.03.017

大鼠不同部位脂肪形态及功能的差异

引用
目的:探讨大鼠不同部位脂肪组织形态和功能差异,为更好地解释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SD大鼠各部位脂肪组织样本,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脂肪细胞大小和形态,行细胞RNA抽提及cDNA转录,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脂肪相关基因表达,抽提总蛋白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脂肪特异性功能蛋白表达。结果:附睾旁、肾周、肠系膜周围等内脏脂肪细胞较皮下脂肪细胞体积大,肩胛间、肩胛下、脊柱旁等棕色脂肪细胞最小。棕色脂肪功能基因( UCP-1、Cidea、PGC-1α)在大鼠的肩胛下、肩胛间、甲状腺下、脊柱旁脂肪组织高度表达,与经典白色脂肪(附睾旁脂肪)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皮下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 WAT)(如腹股沟、腋下、甲状腺旁)及内脏WAT(如附睾旁、肾周、肠系膜周围)则以白色脂肪功能基因( AP2、HOXC9、Leptin)表达为主,与经典棕色脂肪(肩胛下脂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经典皮下WAT(腹股沟皮下)和经典内脏WAT(附睾旁)的棕色、白色脂肪功能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附睾旁、肾周、肠系膜周围等内脏脂肪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6、MCP-1表达水平较高,与经典棕色脂肪(肩胛下脂肪)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不同部位脂肪组织细胞大小以及炎症状态的差异,可能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而脂肪的棕色功能差异可能与代谢紊乱疾病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棕色脂肪、功能、炎症、代谢综合征

R-332(医学研究方法)

2015-07-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99-40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671-6264

32-1647/R

2015,(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