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传播学方法是解决通俗小说疑难问题的有效方法——以《水浒传》成书年代的讨论为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7-7278.2018.03.010

文献—传播学方法是解决通俗小说疑难问题的有效方法——以《水浒传》成书年代的讨论为例

引用
近百年来的《水浒传》作者和版本研究,未能解决《水浒传》成书年代问题.作者、版本等固然重要,但在这些问题疑莫能明的情况下,确定作品成立的有效证据应该是作品的传播和读者的接受:如果有文献证明某部作品在社会上流通,无论以什么方式,只要有人收藏、著录、阅读或评论该作品,就应该承认该作品的存在,反之则表明其不存在.这种研究方法是文献—传播学方法.运用这样的方法讨论某部作品的成书年代,就可以将讨论建立在可靠文献的基础上,避免了因作者、版本、内证等疑难问题而产生困扰的窘境.科学研究只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因此,在讨论通俗小说成书年代(包括作者、版本、内证等)时,凡没有直接文献—传播学证据证明的结论,都只能视为“猜想”或“假说”,不能作为定论,更不能把这种“假说”作为下一个结论的证据来使用,以致使得有关研究结论成为一大堆“假说”.今天的通俗小说研究存在着太多这类“假说”.而从现有文献来看,最早记载《水浒传》流传信息的是李开先的《词谑》,从中可以分析出《水浒传》成书和流传的确定时间在明嘉靖三年至九年之间(1524-1530年),而不是通常所说的元末明初.

《水浒传》、成书年代、版本、文献—传播学方法

5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水浒传》资料编纂与研究”13YJC751055

2018-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113-12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007-7278

32-1084/C

55

2018,55(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