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气候背景下的思考:城乡建设与治水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0232.2021.06.001

极端气候背景下的思考:城乡建设与治水

引用
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极端气候暴露了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安全与灾害防护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编辑部以"治水"为切入点,请了行业内9位专家,共同探讨极端气候背景下的城乡建设应对思路与策略.冷红从如何更好地应对未来全球的气候变化,在"减缓"和"适应"这两条气候变化的路径中,认为"适应"路径在当前显得更加紧迫.应当充分发挥规划学科的作用,深入开展气候适应性规划的研究和探索,提出在规划领域应重点关注四个方面:深入开展极端暴雨的灾害预测模拟和空间风险识别研究;合理规划城乡人居环境中的水生态空间;加强极端暴雨来临时的城市应急治理响应;积极面向公众开展防灾避险的宣传.陈天等着眼于水资源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尝试从编制体系、管理体系与技术体系方面,对基于"城水耦合"理念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展开讨论.如何科学应对国内外极端气候频繁引发的城市洪涝灾害,翟国方指出提升国土空间韧性是应对极端气候灾害的有效方式,而建设洪涝韧性城市需要处理好各种关系.我国洪涝灾害韧性城市建设方面的主要问题,需要顶层的统一规划设计,尤其是要高度重视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的系统编制.蔡云楠等认为从城市气候图到气候适应性规划是城市规划对于气候变化的技术响应,探索气候适应性规划的原则与策略,具有科学指引城市建设韧性发展的意义.为面对城市未来发展中更大的挑战,建议把气候适应性理念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王培茗等围绕极端气候背景下,我国山地城镇和乡村位于水库下游的"头顶一碗水"的普遍现象,基于对水库下游洪水灾害和洪灾避险路线评估的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对水库下游城镇或乡村的安全策略.吴庆洲围绕现代城市暴雨后防涝治理提出两点:一是通过行洪河道的建设和湖池的开挖,以改善和提高城市水系的调蓄能力,二是建设好大、小排水排涝系统,综合达到较高的排水防涝标准;并从人为原因方面提出应做好城市防洪涝的预警和管理,通过这三条对策,以减少洪涝灾害所带来的破坏和造成的损失.王思思谈论了城市蓝绿基础设施在应对洪涝灾害中的重要作用和实施策略,以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和北京东方太阳城居住社区两个项目,展示了如何在新城规划设计过程中,通过将蓝绿基础设施与城市用地布局和开发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了较好的雨洪调蓄效果和较高的综合效益;并且提出即使在已建成区,"见缝插针"似的提升城市蓝绿空间的比例和功能效益,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黄国如在当前全球气候环境剧变,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探讨城市暴雨内涝防控与应急体系建设,在防控技术的工程措施方面,大力推荐海绵城市的建设;在非工程措施方面,认为应着力提高城市暴雨内涝预警预报水平,加强极端暴雨情景下的应急体系建设.赵宪尧以郑州京广路南北隧道等城市长大道路隧道为对象,对极端气候背景下城市地下建筑物安全风险防范问题,提出以交通流理论为基础,以微观交通仿真为手段,研究不同类型、不同长度、不同交通流特征条件下,水、火、爆不同极端背景下道路隧道的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着重论述了长大隧道设置应急车道的必要性和适用方式以及现行相关规范条文的不适应性.

极端气候;城乡建设;国土空间规划;海绵城市;安全

TU984.2;TU984.11+6(地下建筑)

2022-0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南方建筑

1000-0232

44-1263/TU

2021,(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