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巷集体记忆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广州文德路和北京路为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5.061

历史街巷集体记忆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广州文德路和北京路为例

引用
伴随全球化经济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中拥有历史风貌及地方特色的街巷空间逐渐出现集体记忆缺失的情况.为探究其中的环境原因和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广州文德路和北京路步行街为研究对象,结合认知地图法、现场访谈、GIS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两历史街巷市民记忆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并探讨这些特征与历史文化节点的空间格局以及街道商业发展状况的相互关系.在此分析基础上,研究检视广州历史街巷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为实现传统街巷的文化风貌保护及功能更新,发挥历史文化街区维护和构建城市记忆的功能提供参考与借鉴.分析表明,文德路和北京路历史文化要素存在场所感欠缺、空间连接性不佳的情况,整体记忆强度都偏低;另外,两者的商业发展状况都不利于发挥历史文化节点构建市民集体记忆的正面作用.

历史街巷、集体记忆、空间格局、商业发展状况、文德路和北京路

TU984.114(地下建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基于可持续性的大型公共建筑决策与设计研究,项目51138004;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文化多样性视角下的后殖民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研究,项目2016ZB17;《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资助项目:广州中心城区街道空间形态与社会生活模式的演变与发展研究,项目2015GZY25

2017-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1-6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南方建筑

1000-0232

44-1263/TU

2017,(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