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古建筑的戏曲题材雕刻艺术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0232.2005.01.014

兰溪古建筑的戏曲题材雕刻艺术

引用
@@ 中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兰溪位于浙江中西部,自古田园富庶,商业繁华,旧时农村戏曲演出,主要在庙宇、祠堂中的戏台或野外的雨台、万年台及临时搭建的草台等,城区演出则在各会馆戏台.就兰溪而言,南宋时,永嘉南戏就已经传入,南宋中期,邑内已流行杂剧<目连戏>、<焰口戏>、<木偶戏>等."明末清初,可说是南曲全盛时代,赣东浙东又是南曲孕育新派的摇篮;在金华、兰溪、义乌一带流行的婺剧,乃是在弋阳腔、宜黄腔的底子上,加上了昆腔的新风格,李笠翁正是这一戏曲的保姆."(曹聚仁<兰溪·李笠翁的家乡>).清初,苏州昆山腔由杭州溯钱塘江传入兰溪,康熙元年,夏李村李渔筹办"家庭昆剧社",教歌姬家伶演习昆曲,并自己创作了<风筝误>、<奈何天>等总称为<李笠翁十种曲>,撰写了中国最早的戏剧理论专著<闲情偶寄>.李渔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剧作家、戏剧理论家,绝非偶然,这与兰溪戏曲艺术底蕴的深厚是密不可分的.

兰溪、古建筑、戏曲艺术、题材、戏剧理论家、笠翁十种曲、中国、艺术底蕴、戏曲演出、闲情偶寄、会馆戏台、南宋、南曲、明末清初、中西部、弋阳腔、宜黄腔、新风格、钱塘江、目连戏

TU2(建筑设计)

2005-05-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3-4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南方建筑

1000-0232

44-1263

2005,(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