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矶山湿地土壤中砷硒的形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6-4869.2019.06.003

南矶山湿地土壤中砷硒的形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引用
以鄱阳湖南矶山湿地为研究区域,研究了三种典型植被南荻、芦苇、苔草土壤中的砷和硒形态的分布特征以及与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三种植被土壤砷含量平均值为16.21±3.77(mg·kg-1),大小顺序为:南荻>芦苇>苔草;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为0.33±0.02(mg·kg-1),大小顺序为:苔草>芦苇>南荻.土壤砷形态含量大小顺序为:残渣态砷>铁型砷>钙型砷>铝型砷>交换态砷,残渣态砷和残渣态硒含量均分别约占总砷和总硒含量的50%.南荻、苔草和芦苇的可交换态硒的百分含量分别为:7.36±0.04%,9.27±0.06%和7.72±0.05%.芦苇、苔草和南荻的总PLFA含量分别为132.29±3.72、93.26±2.39和122.97±3.15(nmol·g-1),呈现芦苇>南荻>苔草趋势.铝型砷含量与土壤脲酶显著正相关;残渣态砷与放线菌显著正相关,与蔗糖酶和脱氢酶显著负相关;水溶态硒与革兰氏阳性菌呈显著正相关,与真菌、脲酶、过氧化氢酶呈显著负相关.交换态硒和残渣态硒都与蔗糖酶呈正相关,与放线菌呈负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土壤中的砷和硒的形态与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群落结构密切相关.

湿地、土壤、砷、硒、微生物群落

36

P595(地球化学)

南昌工程学院青年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项目;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开放基金

2020-04-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20-2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1006-4869

36-1288/TV

36

2019,36(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