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257-5779.2004.06.006
吐火罗人及其语言
@@ 所谓的吐火罗问题是20世纪初提出来的.1890年英国军官鲍威尔(Bower)在新疆库车从当地农民手中购得一些桦树皮写本,后被送到印度.经研究,始知为迄今最古的梵文(Sanskrit,印度古代书面语)写本,属公元4世纪,遂引起轰动.为此,俄国和英国当时驻喀什的领事彼德罗夫斯基(Petrovskiy)、马卡尔尼(Macartney)都奉各自国家政府的命令,努力搜寻当时偶然出土的古代写本.1893年,时住印度加尔各答的德裔梵文学家霍恩勒(Hoernle)首次作了阐明其内容的尝试.由于大部分写本是用印度学家熟悉的婆罗米(Brahmi)字母写成(除和田地区出土的一部分用佉卢Karoshthi字母写成的以外),所以在释读文字方面未造成困难,但学者们很快就从中区分出两种尚不为人所知的古代语言.学者们暂称之为不知名语言Ⅰ和不知名语言Ⅱ.对于语言Ⅱ,世界各国学者不久就达成了共识:是一种塞语(属印欧语系中的伊兰语族东支),因为这种语言的文献主要在和田地区发现,所以前面加一限定语"和田",以区别于其他塞语.对于语言Ⅰ的定名,经过一百多年世界各国学者的争论,直到今天尚不能说已完全解决.目前大家都习惯称之为吐火罗语或带引号的"吐火罗语".这种语言又分为A(甲)和B(乙)两个方言(实际上因它们之间区别很大,可视作两种有亲属关系的独立语言).我本人长期以来主张称之为古代焉耆(即甲种吐火罗语)-古代龟兹(库车)语(即乙种吐火罗语).下面再就吐火罗语的命名问题简单介绍一下.
吐火罗人、独立语言、古代、印度、学者、写本、世界各国、和田地区、字母、英国、印欧语系、亲属关系、库车、国家政府、梵文、出土、限定语、文学家、完全解、书面语
H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2005-0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