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同觅异,建构关系——评《寻找:共同的宿命与碰撞》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9559.2015.01.019

寻同觅异,建构关系——评《寻找:共同的宿命与碰撞》

引用
记得2004年姚新勇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8期发表《萎靡的当代民族文学批评》一文,以“汉民族文化身分与‘中国文学’研究者的双重身分”,尖锐地指出“存在于当代民族文学批评中的主要问题:宏观研究方面体系性、理论性学科意识的严重匮乏,‘报告体’对宏观性研究的束缚;微观批评方面批评意识的缺乏和对文本的结构性把握的缺失.”2010年9月,他奉献大著《寻找:共同的宿命与碰撞——转型期中国文学多族群及边缘区域文化关系研究》①,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揭示转型期中国文学本土多元文化间、多族群文化间互动关系的表现、特质,从中找寻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关系建构的启示,从而为中国本土多族群、跨地域文化的良性互动,搭建一个弹性、流动但又符合实际的平台.

建构关系

TU-02;TU-80;C912.81

2015-03-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72-17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民族文学研究

1002-9559

11-1443/I

2015,(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