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7178.2013.01.009
民族高校民族团结隐性课程内涵论析
在正式课程之外,能使学习者获取非预期、非计划中的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活动,即隐性课程.民族高校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重要方式和基础,是国家以及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民族团结教育涉及学校的各个层面,民族团结教育必须纳入课程建设范畴.民族团结教育隐性课程建设必须突出民族高校民族特征、团结特征、高校特征.根据隐性课程的基本内容,结合民族高校的特点,民族团结隐性课程建设体系应该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三个层面.
民族高校、民族团结、隐性课程
G758.4(少数民族教育)
国家民委2011年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项目《民族高校民族团结隐性课程建设》项目编号11029;四川省教育厅2010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四川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与民族团结教育问题研究"项目编号CJS11-017;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重点项目"民族高校民族团结隐性课程建设"项目编号2011003
2013-05-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