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中药制剂逆转结直肠癌T细胞免疫抑制及其靶分子的比较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不同类型中药制剂逆转结直肠癌T细胞免疫抑制及其靶分子的比较研究

引用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类型抗瘤中药制剂对结直肠癌所致T细胞免疫抑制的影响,寻找能有效逆转结直肠癌T细胞免疫抑制的抗瘤中药制剂组方.方法 分别制备三氧化二砷(As2O3)、川芎嗪(LHC)、黄芪(AMB)、氧化苦参碱(MOX)、猪苓多糖(PUPS)、青蒿琥酯(ART)等6种中药制剂作用后的小鼠结直肠癌Colon26细胞再培养上清;MTT法检测中药制剂作用后对Colon26所致T细胞转化抑制的影响,直接免疫荧光FCM法检测对IL-2Rα及CD3ε+ζ+达抑制的影响;定量ELISA法测定上清中TGF-β1、VEGF、IL-4、IL-6、IL-10和PGE2含量;多元相关分析中药制剂逆转结直肠癌T细胞免疫抑制的相应靶分子.结果 AMB、PUPS及ART对T细胞转化抑制的下调程度较强(下调约50%),维持时间较长;ART对IL-2Rα表达抑制的下调作用最强(下调约50%),维持时间较长;AMB对CD3ε+ζ+表达抑制的下调作用最强,不但可完全消除表达抑制,还可进一步促进表达,维持时间亦较持久.对Colon26肿瘤细胞所致转化抑制及CD3ε+ζ+表达抑制的逆转,LHC的作用靶分子为TGF-β1和IL-10,其他5种中药制剂的靶分子均为TGF-β1.对IL-2Rα表达抑制的逆转,除AMB以外其他5种中药制剂的靶分子均为TGF-β1.结论 通过阻碍肿瘤细胞分泌TGF-β1、IL-10等免疫抑制分子,以逆转肿瘤细胞产生的T细胞免疫抑制,应是中药制剂的新型抗瘤机制之一.

中药制剂、结直肠癌、Colon26、免疫抑制、T细胞、逆转、靶分子

27

R285.5(中药学)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092061111D

2012-03-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973-97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免疫学杂志

1000-8861

51-1332/R

27

2011,27(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