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小说中的“西方”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3-2592(x).2013.12.009

晚清小说中的“西方”

引用
鸦片战争时期,文人汪仲洋写了一组题为《庚子六月闻舟山警》的诗,其中有两首明确指涉西方: 域外英夷氏族微,前明始著佛郎机.和兰、吕宋资兼并,濠境、香山据不归[1].四利抽分争得计,南方基祸昧先几,而今宇内无烽火,乃有飙车海上飞. 鹰嘴猫睛须发赤,锦缠花腿到腰身[2].珠山互市谋原久,贝叶传书事颇新.艳说飞黄称贵婿,争传关白是奸民.营墩塞渐空严密,乃为多虞撤戍人.[3] 诗中把“英吉利”误认为“佛郎机”(葡萄牙)的别称,并称“和兰”、吕宋均已为其所灭.“香山”指香港,“濠镜”即澳门.晚清中国人对西方的无知可见一斑.而诗中的英国人形象则是:鹰钩鼻子、猫眼睛(绿色)、红色的络腮胡子和头发,长腿不能弯屈,不能奔跑和跳跃.这类妖魔化、畸形化的体貌特征描述与“英夷”、“红毛”的称呼,都与古代中国对周边少数民族“野蛮化”、“非人化”的形容毫无二致,在概念意义上就意味着他们应该被消灭.同时也表明,此时的中国仅仅是把西方当做历史上曾侵扰、威胁中央之国安全的异族集团之一来看待的,但此后一百年的历史证明情况不仅如此.

晚清中国人、鸦片战争时期、佛郎机、香山、特征描述、少数民族、历史证明、概念意义、英吉利、妖魔化、人形象、葡萄牙、畸形化、非人化、组题、舟山、鹰嘴、英国、眼睛、香港

B9 ;K09

2014-0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7-4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美与时代(下旬刊)

1003-2592

41-1061/B

2013,(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