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热解对低阶煤表面疏水性的影响机制及半焦可浮性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225/j.cnki.jccs.2017.1127

低温热解对低阶煤表面疏水性的影响机制及半焦可浮性分析

引用
低阶煤泥表面疏水性差,难以通过常规浮选实现高效分选提质.此外,低阶煤与氧气反应活性高,易发生自燃,但由于煤层或煤堆内部氧气含量低,其主要还是以受高温烘烤作用(类似于低温热解环境氛围)为主,而低温热解转化已逐渐成为低阶煤高效利用的途径之一.因此,探究低温热解对低阶煤表面疏水性的影响,并揭示热解固体产物半焦的可浮性变化规律,对低阶煤的高效合理利用具有指导意义.以不黏煤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分析仪(TGA)描绘煤样热解过程中的失重特性;气相/液相色谱(GC/LC)检测热解过程中挥发性产物的组成;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镜(SEM)表征热解前后煤样表面官能团和微观形貌的变化规律;诱导时间测定仪和单元浮选试验分析煤样热解前后疏水性和可浮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煤样经低温热解后失重明显,大量挥发性组分(氢气、甲烷等气态产物,苯酚为主的液态产物)选出,直接导致煤表面亲水性含氧官能团含量相对减少,疏水性官能团含量相对增加;热解半焦表面孔隙、裂痕显著增加,粗糙度增大;与原煤相比,热解半焦诱导时间显著缩短,浮选产率明显增高.低温热解增强了不黏煤表面的疏水性,提升了浮选回收率,从而促进了低阶煤“低温热解转化-半焦浮选提质”联合工艺的发展.

热解转化、低阶煤、疏水性、浮选

43

TQ536.1;TD9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60427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BK20160260;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7T100422

2018-07-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423-143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煤炭学报

0253-9993

11-2190/TD

43

2018,43(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