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摩尔的启示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亨利·摩尔的启示

引用
@@亨利·摩尔是20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雕刻家之一。他的作品与环境、建筑完美的结合,为雕塑发展史开创了光辉的范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正在加快的现代化进程,也为以雕塑、环境、建筑有机结合为标志的现代城市文明提出了新的课题。今天,在“亨利·摩尔雕塑大展”于北京展览之际,深入研究他的艺术成就,是很有意义的。 亨利·摩尔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至少有如下三点值得思索: 一、怀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歌颂正义,鞭挞邪恶,在作品中表现了庄严的人道主义精神,于民众间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据有关资料看,1916年时,18岁的亨利·摩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机枪手开赴前线,受到了毒气侵袭。不久,就读于皇家艺术学院雕塑系。30年代,他成了在作品中显示“非理性”的前卫派艺术家。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亨利·摩尔辞去了切尔西艺术学校雕塑系主任的职务,专心致力于美术创作。1941年,他受英国战时艺术家委员会委托,创作了反映战时英国公民热爱祖国、忍受苦难精神状态的《防空洞素描系列》,被人们誉为“公众良知的捍卫者之一”。1942年,继《防空洞素描系列》之后,他回到故乡,又创作了许多反映矿工生活的素描作品。这些作品,以其鲜明的主题思想以及特有的震撼力,打动着无数观众的心扉。正如摩尔自己所说:“它使我所做的一切散发出人性的温暖,虽然当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这将是我整个事业的转折点,但当我用笔在纸上涂抹时,我确实知道这意味着我在艺术追求上的重大转变。” 在此之后4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歌颂正义、抨击非正义,特别是表现“母与子”,成了他永恒的主题。1951年,他为英国二战纪念日所创作的斜倚人像《节日》,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之一。1964年完成警世之作《原子体》,表现了他对战争十分憎恶的心绪。1983年,指导助手为伦敦保罗大教堂所作《圣母与子》,被看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伦敦遭空袭后幸存者的象征。亨利·摩尔,是一位具有正义感的艺术家。 二、其作品显示了浓郁的生活底蕴,在表现手法上简约、概括,无论具象、抽象,或是具象与抽象结合,大多达到了写意、畅神的艺术效果,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法国雕刻家罗丹的作品,擅以极为写实的艺术手法,通过人体内在的活力,表达剧烈的思想斗争以及细腻入微的情感。饮誉全球的《思想者》、《加莱义民》等作品,使他成为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在世界上声誉最高的雕刻家。亨利·摩尔遵循三度空间、结构性、体积感、形式感等传统的雕塑创作规律,强调概括、抽象,注重内在情感的表达,追求作品与周围环境谐调一致,使他成为20世纪艺术语言最为独特的雕刻家。宋代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中,称关仝的山水画“笔愈减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气愈长”,我想这是指关仝在作品形式构成中刻意减少点、线、角构成要素,强化简约性,旨在增强作品的气势。亨利·摩尔的作品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与形式美感,与上述我国古代画论的精义,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正如亨利·摩尔自己所说:“一件作品必须先有它本身的生命力。我的意思不是指一种生命活动,如运动、跳跃、舞蹈等,而是说一件作品必须有它内在蕴藉的力,有其本身强大的生命。”这种“本身强大的生命”,是通过充分展现精神境界的单纯的形来表现的。 三、站在前人的肩上,与时代共呼吸,追求艺术上独特的表现力。 亨利·摩尔看重艺术传统,善于向传统艺术以及世界各地的艺术学习。我们从他的某些作品中,不难看到非洲、南美洲等地原始艺术、当代艺术的影响。另一方面,他立足于时代,以强烈的艺术个性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容易被西方广大民众所接受的审美情趣。而这一点,也是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比如,过去的室内雕塑多以体量感表现“实”,而亨利·摩尔的室外雕塑则以“洞”表现“虚”。他对“凹进形式”的运用,使得雕塑作品部分与部分之间、雕塑作品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密切和统一。 亨利·摩尔以具象、抽象、具象和抽象结合的造型手段构成作品之“虚”的表现手法,其实在我国的传统雕刻中是不乏其例的。云南出土的三千多年前战国时代的《青铜牛虎纹饰祭案》则是其一。这件作品,与亨利·摩尔1950年创作的《安乐椅三号》,在表现手法上极为相似。此外,在我国古典园林建筑中,“隔”与“透”,是最本质的美学特征之一。而“隔”与“透”,则是通过虚实相应,使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浑然一致。只有“隔”与“透”,才使古典园林气韵流荡,充满生机。亨利·摩尔作品中的“洞”,与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隔”与“透”,可能没有丝毫的联系,可艺术原理是相通的。 因而,在我们研究亨利·摩尔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时,同时研究他是通过怎样的艺术实践取得成就的,我们通过什么样的研究可以开阔自己的创作思路,如何加强对我国传统艺术遗产以及外国艺术的研究,这对于繁荣我国的雕塑事业,是非常必要的。

J3(雕塑)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1-1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美术向导

1003-0441

11-2825/J

200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